围绕“四特”融合农旅 实施“四新”振兴乡村

近年来,杨店镇突出农旅融合发展思路,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型特色小镇建设,助推乡村振兴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一、特色铸魂抓规划,突出优势描绘新蓝图
乡村旅游是无烟产业、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,产业关联度高、辐射带动作用强,具有“一业兴、百业旺”的乘数效应。杨店镇坚持以特色为灵魂,以产业为支撑,以项目为载体,以创新为动力,以人才为保障,加快推进农旅融合发展。2017年,通过深入调查,突出早蜜桃、茶叶花卉苗木等传统特色产业优势,结合多低丘岗地的自然资源和民间人文特点,提出了建设农旅融合型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,聘请专业团队编制了建设规划,制定了《关于创建特色小镇的实施方案》。特色小镇建设以卓尔·桃花驿小镇、庭瑞·斗山驿小镇2个项目建设为抓手,以早蜜桃、油茶、龙剑茶、花卉苗木等产业为支撑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,实现以农促旅、以旅带农、农旅融合发展。
二、特色产业强根基,培育产业打造新格局
杨店镇结合特色小镇建设,重点围绕“三线四点”规划布局农旅融合发展。立足现有特色产业,实行集中连片种植,壮大产业规模,着力打造了早蜜桃、龙剑茶、花卉苗木三条特色产业景观带,分别为杨三线1万亩桃园景观带、以浐川茶场为核心的5000亩茶园景观带和王杨线1万亩苗木花卉景观带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,拓展农业观光、休闲旅游等功能,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业态,重点发展生态种养、特色民宿、度假养生等功能型休闲农庄,全镇形成了东有红之峰农场、天姿生态农庄和界河风景区,南有卓尔·桃花驿小镇、楚家院田园综合体、巡抚书院,西有森淼农庄,北有庭瑞·斗山驿小镇的农旅融合发展四面开花大格局。
三、特色小镇促推进,紧扣项目谋求新突破
杨店镇狠抓项目建设,促进特色小镇发展,先后引进了卓尔、庭瑞、亚森、美农、爱莲堂、红之峰等一大批农旅融合项目,引资额达80余亿元,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近10亿元。卓尔·桃花驿小镇项目已完成10栋农庄建设和十里桃林景区建设,涧水阁、莺歇舍等首批田园农庄已投入运营。该项目已入选全国旅游优选项目,在浙江安吉国际乡村创业峰会上被评为年度最佳乡创小镇,今年又成功举办了2018中国孝感(卓尔小镇)桃花文化旅游节。庭瑞·斗山驿小镇自2017年签约以来,进展顺利,一期200亩首开核心区1200平方米文化会客厅建设封顶,梯田花海、标志塔、广场、停车场、首开区道路等工程正有序推进。亚森、美农等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已相继建成,完成苗木花卉基地建设8000余亩。头雁高飞,群雁展翅,随着一批重大农旅融合项目开工建设,杨店的产业格局、乡村环境、基础设施、群众生活水平将大幅提升。
四、特色农旅落实处,促进融合迈上新台阶
特色小镇建设为杨店镇找准了产业发展方向,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了活力。一是激活了农村经济。依托农旅融合发展项目,全镇已流转土地4.2万亩,仅此项每年村集体增加收入200万元,大部分村年收入可达5万以上,消除“空壳村”, 村民既可以收取土地租金,还可就地就近务工。每年“桃花节”成功举办,高峰时每天人流量近10万人;鲜桃上市时,吸引上万游客前来采摘体验,已经形成承接武汉城市周边赏花踏青游的又一旅游目的地。促进农业快速发展,利用早蜜桃现有品牌效应,拉伸桃产业的链条,并开发了桃酒、桃胶、桃花茶等深加工产品,壮大特色产业的发展。同时也带动了周边零售店、餐饮、农家乐等产业发展。二是补齐了发展短板。发展农旅融合型特色小镇,有效地保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,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之举。通过引进项目大手笔投入,高标准规划和建设,有效弥补了政府资金不足、专业性不强的短板,加快了生态文化旅游名镇的发展进程。三是助推了精准扶贫。坚持项目建设与产业扶贫同步发展,卓尔文旅集团去年开展了“卓尔乡亲乡爱助推精准扶贫”活动,在项目区5个村开展结对帮扶,并与杨砦村蔬菜种植合作社和4户贫困户签约订单,村民养的鸡、鸭、猪等家禽,种植的蔬菜、瓜果等直接供应企业,实行农企融合发展、互利共赢。
目前,杨店镇在探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,促进农旅融合已取得了初具成效。下一步,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,按照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总要求,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引领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、以农旅融合发展为导向,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创新发展之路,把杨店建设成为农旅游融合发展的先导镇、示范镇和样板镇。